close

  中新網11月12日電(鐘海)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遠渡重洋,不畏艱險,為也門人民送去健康,他們憑藉精湛的醫術贏得了當地人民的信賴和敬仰,為祖國贏得了贊譽和榮光,成為中國和也門友誼的橋梁,他們就是中國援也門醫療隊隊員。
  50年前,為鞏固和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誼,中國領導人決定向發展中國家派遣醫療隊,援也門醫療隊是當時派遣的第一批醫療隊之一。1966年6月,中國第一支援也醫療隊抵達北也門的首都薩那。薩那地處高原,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加上當時也門獨立不久,局部衝突時有發生,經濟條件落後,物資匱乏,醫療衛生狀況很差,全國各地普遍缺醫少藥,中國醫療隊員在也門開展工作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但他們不畏艱險,迎難而上,全心全意救死扶傷。
  就在中國首批醫療隊到也門工作的第二年,“薩那保衛戰”爆發。被推翻的舊王室復辟勢力糾集4萬人包圍了只有5000名官兵駐守的薩那,戰爭十分激烈,死傷慘重。當時也門全國僅有幾名本國醫生,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外國醫生早已全部撤離,也門總理阿姆里向中國政府發出了緊急求助。周恩來總理指示北京醫院迅速組建醫療隊趕赴薩那。但由於薩那機場處於王室力量的炮擊範圍,醫療隊乘坐的飛機盤旋很久才在炮擊間隙強行降落。醫療隊員立即投入到救護工作中,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拼力搶救傷員,每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與當地醫務人員一道承擔起了所有救護任務。他們的行為贏得了也門各界人士的高度贊揚。1987年12月也門總統薩利赫訪華時,專門接見了參加過“薩那保衛戰”的中國醫療隊員,並授予他們二級英雄勛章。
  繼首批醫療隊後,中方又陸續派遣多支醫療隊到達亞丁、荷台達、塔茲、伊卜、阿比洋、賽永等省的醫療點工作。截至目前,中方累計派出援也醫療隊員3400餘人次,門診量達到1000餘萬人次,住院量達到18萬餘人次,手術病人61萬餘人次,他們搶救危重病人近13萬人次,針灸患者近129萬人次。
  為了讓更多也門患者得到救治,援也醫療隊不時出去巡診,他們的足跡遍佈城鎮、鄉村,為偏遠地區的也門百姓送去健康。今年8月,由中國醫科大學知名眼科專家張勁松教授率領的中國援也醫療隊專家組還在薩那和塔茲省開展“光明行”義診活動,為近百名白內障患者進行了免費手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治病救人的忙碌工作之餘,中國醫療隊還盡己所能,幫助也門改善醫療條件,培養和提高當地醫務人員的醫療水平。自上世紀60年代至今,中方共為也門培訓醫務人員3000餘人次。眼科大夫劉軍撰寫的《也門眼科圖譜》一書被也門衛生部時任主管次長克裡姆評價為“填補了也門眼科學的一個空白”。
  中國醫療隊員既是健康的使者,也是友誼的使者。他們醫德高尚、醫術精湛,他們無私奉獻,救死扶傷,他們忘我的工作為中也友好合作關係的發展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大夫”的形象已深深植根於也門民眾心中。2008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也門時,曾專門看望中國醫療隊員,贊揚他們“剋服種種困難,傳播愛心,架起了中也兩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成為白衣天使,友好使者”。2012年,也門衛生部次長賈瑪爾在醫療隊返也歡迎儀式上代表政府對中國醫療隊近50年來的勤奮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對中國多年來給予也門無私援助表示衷心感謝,稱中國的幫助體現了源遠流長的也中友誼。
  隨著中也關係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國醫療隊將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以實際行動澆灌著中也友誼之樹,並使它更加根深葉茂。  (原標題:中國白衣天使在也門:精湛醫術贏得當地人民信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g82ugiwc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